1月8日,记者在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工程处了解到,经过紧张施工,一期工程达到通车条件,1月9日上午7时,南线隧道(由西向东)将临时通车运营。通车后,北线隧道(由东向西)实行三车道全部通行;南线隧道(由西向东)实行两车道通行,另一个车道作为施工临时车道。社会车辆全部经隧道通行,公交车和应急车辆仍然沿现状北滨河路通行,现有公交站点保持不变,后期的交通管理和导改优化将向社会提前发布。
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一期隧道工程西起龙源,东至北滨河东路元通大桥、靖远路,主线米,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隧道工程,总投资约24.5亿元。
北滨河路是黄河北岸目前重要的东西向通道,并分担了部分过境交通,受地形影响,靖远路至龙源段是北滨河路“蜂腰”最窄区域,且由于历史原因集中了大量商业、行政、办公及旅游景点,同时又兼具城区东西向交通汇集节点的重要功能,交通需求及流量极大与区域空间最为狭窄的矛盾交织,致使该区域成为城区交通组织和疏导的难点。
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项目隧道工程通过下穿白塔山打通北滨河路原有双向四车道瓶颈路段,在解决区域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有效释放中山桥北广场建设空间,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以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升市民游客的出行体验,也为交旅融合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2023年7月6日北线试通车情况去看,社会反应普遍较好,此次南线隧道开放,将会促进缓解交通压力。在这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完成了127户住户的避险搬迁,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白塔山综合提升改造项目经理刘子昌介绍,该项目施工区域是湿陷性黄土层,白塔山隧道超浅埋距离长,施工难度比较大,白塔山上有很多处历史背景和文化景点和文保单位,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花费了很大力气,目前虽已达到通行条件,但隧道内部装饰和外部美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据介绍,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一期工程为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河堤保护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隧道交通工程,包括隧道工程、接线桥梁、接线道路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建设等;二期工程为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黄河文化保护工程,建设内容为桥北广场以及烧盐沟仿古建筑群。
作为省、市列重点项目,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一期工程一直备受广大市民关注。项目于2020年10月启动,202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23年2月8日实现了北线日实现临时通车;南线日达到通行条件等节点目标。通车后,北滨河路中段通行压力将得到缓解,市民期盼已久的黄河铁桥北广场文旅业态打造启动在望。
近期,金城关·黄河古渡AAAA级景区创建成功,增加兰州交旅融合发展的信心。“下一步,黄河公司将在2023年成功创建金城关黄河古渡AAAA级景区的基础上,启动AAAAA级景区争创工作,快速推进兰州金城关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内容包含桥北广场、烧盐沟仿古建筑群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等工程,中山桥、白塔寺、金城关等历史背景和文化景点串联提升工程,全方面提升景区服务品质和旅游服务产品供给,扎实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化高端化精品化发展,更好传承保护黄河文化,打造文旅名片,逐渐增强兰州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白塔山综合提升改造项目负责人安平康透露,2024年春节期间,为引领广大市民游客拾忆年俗、感受民俗魅力,多视角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计划在中山桥北广场举办的“黄河市集”正在加快落地。
据悉,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公司及项目各参建单位将加快隧道装饰装修和外部道路恢复及绿化等工作,确保2024年上半年实现交工。(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何怡璇 文/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