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山东高速集团主导投资建设运营的孟加拉国首条高架快速路——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项目(一期)通车仪式9月2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行。项目通车后极大改善了达卡市区交通状况。图为孟加拉国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项目(一期)远景。本报记者 孙广勇摄
塞内加尔达喀尔快速公交项目是塞内加尔第一条城市快速公交线公里的道路将穿过达喀尔人口密度最高的社区和核心商务区,建成后有助于缓解首都交通压力。图为当地员工在项目建设工地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摄
由中信—中铁建联合体参建的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全长1216公里,东连突尼斯,西接摩洛哥,其建成通车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影响。图为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W8标段。和 平摄
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见证了商贸往来、人文交流的繁荣。如今,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合作,满足了共建国家和地区“道路通,百业兴”的期待。一条条公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竣工、通车,勾勒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图景,成为发展路、致富路,方便了广大民众出行,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不用20分钟,我们就能到机场了。”车辆驶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快速路后,司机保罗对记者说道,“以前从市区到机场怎么着也得两个小时。现在快速路修好了,收费站还装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少了拥堵和排队,通行时间更快,更省油。”
在内罗毕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的停车场,记者见到了不少接送旅客的越野车。在肯尼亚的旅游旺季,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的动物大迁徙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保利娜在内罗毕一家旅行社工作,她和记者说:“以前每次来机场接游客都很头疼,得预留出不少时间。现在有了快速路,往返机场接送游客快多了。”
“以前走这条路线,不是堵在出门的路上就是堵在回家的路上。”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国—非洲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感慨地说,内罗毕快速路的通车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状况,有效缩短了通勤时间,方便了民众出行,带动了运输业、旅游业等多个产业发展。
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内罗毕快速路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建设—运营—移交模式与肯尼亚政府合作开发。道路全长27.1公里,途经内罗毕中央商务区、国家博物馆、国家体育场、议会大厦等重要场所,是连接内罗毕市区与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的快速通道。该项目于2020年9月全面启动施工建设,2022年7月31日正式投入运营。截至今年9月底,快速路累计通行车辆突破2200万辆,工作日快速路上平均日车流量达6.8万辆。内罗毕快速路还首次在肯尼亚引入ETC,进一步提升了通行效率。
内罗毕快速路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就业。在建设阶段,项目为当地创造了超过6000个工作岗位,与200多家当地分包商开展广泛合作;运营期间,项目聘用了600余名当地员工,并进行深度属地化管理。
“内罗毕快速路是肯尼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项目的成功运营成为肯中两国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的典范,将推动实现肯尼亚2030远景规划,助力肯尼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肯尼亚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昆古·恩敦古说。
在收获的季节,巴基斯坦中部“芒果之乡”木尔坦的果农凯沙·阿巴斯常常忙得不可开交,“今年芒果畅销,又是一个丰收年。”在他身边,新采摘的芒果正等待装箱处理,随后将运往南部的卡拉奇港并出口海外。
然而几年前,每到芒果丰收季,阿巴斯都会为运输而发愁。他和其他许多种植户一样,需要将芒果先通过村里的土路运往木尔坦,再经过数十个小时的长途运输,才能运抵南部苏库尔等城市来加工或销售。芒果保鲜时间短、不耐磕碰,经过一路颠簸,往往损耗严重。
2019年11月,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巴基斯坦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以下简称“‘苏木段’高速公路”)通车,打通了巴基斯坦中部南北交通大动脉,极大改善了当地交通状况,两地间的车辆通行时间从11个小时缩短至约4小时。
如今,阿巴斯再也用不着为芒果的销路发愁了。“‘苏木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最近他正准备租赁冷藏车,将芒果通过陆路向北、经过连接中巴两国的喀喇昆仑公路运往中国西北地区,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中国企业在建设公路的同时,还在当地修建了便民道路、水井、水渠、桥梁等大量便民设施。2022年8月,巴基斯坦遭遇洪涝灾害,苏库尔地区受灾严重,不少农户的耕地被淹,民众面临水源性疾病威胁。了解到这一情况,驻苏库尔地区的“苏木段”高速公路中方维护保养团队第一时间参加救灾行动,派出大型机械设备为农户排清耕地积水、修补堤坝,并派遣医疗队在各村落巡回出诊,获得当地民众的好评。
“随着‘苏木段’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公路项目完工投运,巴基斯坦产业竞争力得到非常明显提升。”巴基斯坦前财政部长米夫塔·伊斯梅尔表示,巴中积极地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一系列高标准公路大幅度的提高了巴道路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了该国在农业、纺织业等领域的出口优势,也将更好地促进巴基斯坦参与国际产业合作。
在南美国家玻利维亚东部圣克鲁斯省,起伏的山峦间,一条崭新的公路蜿蜒伸向远方。9月21日,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埃尔埃斯皮诺公路正式竣工通车。
埃尔埃斯皮诺公路全长159公里,北起埃尔埃斯皮诺,途经查拉瓜,南至博尤伊韦,联通起圣克鲁斯省南部重要的农牧业产区,是玻利维亚36号公路网客货运专线核心组成部分,并连接南美国际运输主干线。
公路通车给当地民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对此,查拉瓜北部部落首领阿兰克深有感触,“以前,一下大雨路上就泥泞不堪,时常发生车辆侧翻情况,救援车辆也不能及时到达,道路堵塞半天或一天是常有的事。”阿兰克说,公路修好后这样的情况就不再发生了。得益于这条便捷的运输通道,当地农民自产的农产品能够更快更安全地运输到外地。
“原本泥泞颠簸的土路变成畅通无阻的坦途,将有力加快玻利维亚东部地区的联通。”在不久前举行的公路竣工仪式上,玻利维亚总统路易斯·阿尔塞在致辞中表示,这条公路的建成具有历史意义,将有力推动当地农牧产品出口,促进该国经济社会发展。
玻利维亚公共工程部部长埃德加·蒙塔尼奥表示,公路沿线地区不仅是农牧业产区,还拥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埃尔埃斯皮诺公路将为圣克鲁斯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辐射周边省份。”
为沿线公里、无偿修建小桥、帮助当地建造应对极端气候的可饮用蓄水池、为学校捐赠学习及体育用品、向洪灾受灾民众捐赠生活物资……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当地,获得沿线民众的一致认可。卡蒂亚是项目负责损失赔偿计划的社会学家,她表示:“中国企业积极采取行动支持社区发展、增进民众福祉,中国企业很有责任感,值得尊重。”本报记者 程是颉 黄炜鑫 时元皓 屈 佩
走进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区,“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令人眼前一亮。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拍摄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
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根据新路线图,ITER规划目标保持不变,但氘-氚聚变实验阶段开始时间将推迟到2039年,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达50亿欧元。
7月4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近一年来,广西发现新物种48个。不断发现新物种,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拓展了新空间。
最终,“智慧应县木塔”体验应用还原复刻木塔一至五层五大探索场景,实现了模拟登塔、艺术还原、古今融合等突破。
一件出土于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的人肋骨化石,将丹尼索瓦人的最晚生存时间从距今约5.5万年刷新至距今约4万年。该研究由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共同主导,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7月1日,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储存环完成全环真空闭环,标志着储存环全环贯通,进入联调阶段。
据介绍,嫦娥七号任务已经遴选了6台国际载荷;嫦娥八号任务向国际社会提供约200公斤的载荷搭载空间,已收到30余份合作申请。
自黄河站2004年建站以来,中国科研人员持续监测北极环境变化,收集冰川、陆地生态、海洋生态、空间物理等方面的数据。
专家提醒,对于一些气道高敏、有哮喘病史的孩子,这类刺激性气体可能会诱发气道痉挛,引发哮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急性肺水肿。
连日来,我国北方持续受到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影响。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等地接连出现了40℃至43.3℃的极端高温,同时,我国山东、河北、天津、江苏等地的2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也突破了6月上旬的极值
“极地”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日消息,目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80后”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野外踏青也可点外卖,几分钟就能送到!”在四川成都彭州市郊外山区深处的“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谭晓雪打开“送吧空运”手机小程序,点了一杯咖啡。不到十分钟,一架无人机稳稳降落在面前的平台,打开货箱,一杯咖啡安放其中。
近期,运动状态下的心源性猝死引发关注。专家提醒,在心源性猝死的抢救中,“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人人都应该掌握。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4日开幕,今年大会出现不少“新面孔”,大模型带动下的AI应用,正在市场上找到落地方案。
该同传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正来自于不久前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