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从事研究和建造各种隧道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一门应用科学和工程
交通隧道:交通线路为克服山岭江河海峡港湾等障碍而修建的工程结构,一般来说包括铁路
隧道的功能和优越性:1利用隧道可以直接实现各种运输线路直接穿越山岭而不必盘山绕岭,
山体内部,对军事工程来说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4不占据地面空间,相当于增加城市的使用面
积,5地下空间环境有许多地面没有的优点,如温度湿度变化小,冬暖夏凉不受风吹日晒
隧道技术及理论方面的成就:1锚喷支护及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2人工冻结加固岩土技术
的成功应用。3岩石隧道凿岩台车及钻装运支等工序的成套机械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
隧道施工的机械化程度。4大型掘进机的使用提高了隧道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和现代化程度。
5盾构技术逐渐完善与推广应用。6水下隧道沉管发的应用,促进了海底隧道越江隧道的发
展。7地下隧道工程弹塑性分析的理论成果,说明了围岩不仅是地下结构的荷载因素,也是
也和地下结构一样可以起支护作用。8支护—围岩共同作用的理论成果,提出了支护的荷载
大小不仅与围岩有关,还受自身性质的影响。9新奥法理论逐渐发展。10有限元边界元等
二次应力:开挖后岩体在无支护条件下,经应力调整后达到的新的平衡的应力状态。
岩石质量指标:岩石的坚硬程度,完整性,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结构面间距,状态,走向,
松动压力:由于开挖引起围岩松动或坍塌的岩体以重力的形式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
支护—围岩共同作用理论:洞室开挖后所产生的围岩压力是由岩体和支护结构一同承担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岩体承担了围岩压力的主要部分。支护结构的刚度和支护的时间也会对围岩
隧道纵向通风:从一个洞口直接引进新鲜空气,有另一个洞口把污染空气排出的方式。
两阶段勘测设计程序:工程规模一般地形地质最简单实施工程技术不复杂的工程项目
纤细勘测:根据隧道线路方案进行隧道轴线控制点定桩测量高程测绘洞口地形详细的地
技术设计内容:1各设计的具体方案和技术问题2建筑物的设计和工程数量3主要材料的数量用
地范围拆迁数量4主要设备的类型和规格数量采购方案5环保措施6重点工程项目施工过渡
施工图设计内容:总说明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及沿线设施筑路材料施工组织计
不利之处:钢轨及扣件容易锈蚀,木枕宜于腐烂,易发生漏电事故和造成金属电蚀,冻结
优点:机械化程度高,劳动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隧道成形好,围岩不受爆破震动与破坏,
1掘进机的选择与隧道的断面形状、大小、长度、地层类型、岩石硬度、地质构造、涌水量、
设备供应、操作维修水平等都有关系,要因地制宜、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
可变荷载:其中基本可变荷载:车辆荷载、人群荷载、立交公路公路荷载及其产生的冲击力、
2 在靠近支护顶部有相同的集中荷载时,支撑点数量越多所产生的弯矩越少。锚喷柔性支护
3 在垂直荷载大于水平荷载时,水平直径两侧压应力集中而产生剪切滑移面,压应力增大,
4 围岩受剪而松弛,产生应力松弛。当围岩应力较小,剪切滑移面不再扩展,则在坑道水平
直径两侧形成两个剪切楔形滑移块体。在无支护条件下,剪切滑移块体与围岩脱离,向坑道
内移动,然后上下围岩体由于楔形块体滑移失去承载力,产生挠曲破坏而坍塌,最后形成一
支撑环:在切口环之后承担盾构上的主要力包括地层土压力、千斤顶顶力切口、盾尾、衬砌
盾尾:由盾构外壳钢板延长所构成,大多数都用在掩护隧道衬砌的拼装工作。末端有密封装置,
1 人工开挖盾构:1.1 一般手掘式盾构1.2 挤压式盾构1.3 网格式盾构
3 机械化盾构:3.1 局部气压式盾构3.2 泥水加压盾构3.3 土压平衡盾构
1 盾构外径:盾构外径要保证盾构内径稍大于隧道衬砌外径,即盾尾处要留有建筑空隙。
水材料压密不一致6 闭胸挤压使隧道明显上浮7 盾构下部土体流水引起盾构叩头下沉
在施工阶段防止土体坍塌、土体变形、泥水流入。承受盾构推进时的千斤顶顶力以及其
竣工后衬砌单独或者和内衬一起作为隧道的永久支撑结构,支撑隧道的水土压力以及某
衬砌的连接方式:衬砌管片的连接有纵向连接和横向连接。有螺栓连接和无螺栓连接
5 盾构隧道施工推进线路上得建筑物基础、地层与地表沉降处理,以及盾构隧道发生涌
施工方法一般有:注浆法,锚喷法,旋喷桩法,冻结法,降水法、压气法、换托基础法,
2 接头面要密封,灌注密封剂,嵌缝填料,二次衬砌,螺孔防水,加强衬砌内外层防水。
要求1 密封材料要保证在设计水压下不漏水,并能承受千斤顶压力,注浆压力,宁螺栓
扭力和衬砌使用阶段的截面应力。2 要有相当的弹性,在承受往复压力后复原能力强。3 有
足够的粘结力、耐久性、稳定性、抗老化以及对压降药液的耐药性。4 施工方便,不影响管
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与那些因素相关?原因和规律是什么?对地表变形进行控制的
地表变形程度与隧道所处的地质特征、隧道埋深、隧道直径、盾构施工方法、压浆工艺、地
1:盾构施工改变了土体原有的平衡状态并扰动周围土体。使地下水位变化改变土中原始应力
2 盾构施工中若使用井点降水法则会使地下水流动产生动水压头,使土中有效应力增加,
3 盾构施工时开挖面土体受到扰动而使土体移动,如采用压气施工压气疏干土层地下水浮力
消失土体自重增加固结下沉。盾构推进时开挖面的土体受到的水平压应力大于原始侧向应力
时,土体向前移动,导致地表隆起,小于侧向应力时,土体向后移动,使地表沉降。
4 盾构在曲线段施工是纠偏工作形成抬头推进和叩头推进会对土体进行扰动。超挖产生的沉
5 当向盾尾后面的环形空间注浆时注浆压力过大或过小,均会时隧道周边土体失去原始三维
平衡状态。土体向盾尾环形空隙移动,会造成土层损失,引起地表沉降。盾构在粘土层中推
1 盾构掘进时,正面土体失衡状态,向盾构内流动,盾构隧道正面的土体松懈及扰动。
2 盾构推进时,盾构壳与土层摩擦剪切产生土体扰动,特别是上下左右纠偏时扰动更大。
3 盾构外径与衬砌外径之间充填不密实,特别是底部充填不密实时更容易引起隧道下沉。
4 盾构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发生明显的变化,空隙水压力减少,土层有效应力增加,加速隧道底
除了有专业的英语方面知识外,我在校生活部工作一年, 在系宣传部和秘书处各工作一
年。为全面发展,大三上学期,我加入系文学社,参于了我系《心韵》杂志的创刊和编辑工
作。在这些活动中锻炼了我的领导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更好的与人相处,这些在我以后
下一篇:隧道工程概述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