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工程 房屋工程 building engineering 兴建房屋的勘察、 规划、 设计、 施工和设备调试等工作的总称。 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适宜的场所。 沿革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 黄河中游出现架木巢屋。 商代起建宫室于夯实的台基上。 西周(公元前 1066~前 771 年) 创造了夹板填土夯实的版筑技术。 汉代(公元前 206~公元 220年) 木结构、 成组斗拱和砖石拱券已趋完善。 南北朝(420~581 年) 佛教昌盛, 寺塔风行。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 年) 开始编纂, 元祐六年(1091 年) 成书的《营造法式》, 是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 也是官式建筑的规范。 北京现存的古建...
房屋工程 房屋工程 building engineering 兴建房屋的勘察、 规划、 设计、 施工和设备调试等工作的总称。 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适宜的场所。 沿革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 黄河中游出现架木巢屋。 商代起建宫室于夯实的台基上。 西周(公元前 1066~前 771 年) 创造了夹板填土夯实的版筑技术。 汉代(公元前 206~公元 220年) 木结构、 成组斗拱和砖石拱券已趋完善。 南北朝(420~581 年) 佛教昌盛, 寺塔风行。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 年) 开始编纂, 元祐六年(1091 年) 成书的《营造法式》, 是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 也是官式建筑的规范。 北京现存的古建筑群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传统风格。 20 世纪初, 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工厂、 商店等各种类型的房屋的兴建。 随着材料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 大跨度、 高耸结构不断出现。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控制取得进展, 建筑的给水、 排水、 采暖、 通风、 空气调节、 照明、 消防、 隔声、 防尘等设备得以一直在改进, 使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环境日趋舒适。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84 年, 城镇新建各种类型的房屋共 23 亿米 2, 其中住宅约 10 亿米2 ; 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共有基建项目约 22 万个, 其中 60%的项目包含房屋工程, 这不仅展示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而且也表明房屋工程在土木工程中的主体地位。 房屋分类 按使用性质分为: ①住宅; ②公共建筑: 如会堂、 展览厅、 影剧院、 体育馆等;③宾馆、 旅游宾馆、 休养所等; ④商场类建筑; ⑤文教卫生建筑: 如学校、 医院等; ⑥交通用的车站、 候机楼、 电信楼等; ⑦各类工业建筑; ⑧各类农牧业建筑。 房屋的组成 包括: ①埋在地面以下的基础和地下室; ②承挡外力并传力到基础的柱、 楼板、 梁、 框架、 墙、 屋盖及支撑体系; ③四周的围护结构和内部的间隔墙; ④房屋内外的建筑装修; ⑤控制环境的供暖、 通风、 空气调节、 照明、 防火消防和隔声等系统; ⑥楼梯间、电梯和自动扶梯等垂直运输系统; ⑦有线广播、 闭路电视、 电话等通讯设备; ⑧电力系统如大型建筑物的备用发电设备等; ⑨卫生设备和给水排水系统; ⑩垃圾处理系统。 勘察 建筑场地的水文、 地质等工程勘测考察很重要。 土壤的天然特性和地下水流量、 水位深度对拟建房屋选择基础类型、 埋深和尺寸起决定性作用。 低层、 中等面积的房屋, 一般用天然地基, 造价低廉。 高层房屋荷载大, 多选用人工地基, 如木桩、 钢桩、 混凝土桩等。 在软弱地基上可用底面积大、 整体性好的基础如浮筏基础、 沉箱基础等。 规划和设计 首先要满足大家生活和生产使用功能的要求, 有充足稳定性和安全度, 符合建筑法规的要求并与环境协调一致。 在地震区, 须符合抗震要求。 房屋是物质产品, 又是艺术创作。 规模较大的工业建筑要考虑专业工艺特点; 住宅建筑要求平面合理、 使用起来更便捷; 公共建筑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要在体型、 立面、 色调、 内部空间、 庭院绿化等方面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建筑风格要体现时代的特点。 施工 把规划设计的图纸, 依据技术规范, 结合当地水文、 地质、 气象、 资源、 环境等社会条件, 采取最有效的组织措施、 合理的施工方法, 使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 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施工是综合性技术, 包括实施工程技术和科学的组织管理两项主要内容。 实施工程技术是各项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 选择合理的、 切合实际的实施工程的方案, 先进的机具和保证质量与安全的操作方法, 科学的组织管理使工程达到质量好、 进度快、 劳动力省、 材料消耗少、 施工安全的综合效益(见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管理)。 展望 房屋工程量大面广, 今后面临的课题是: ①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提高房子设计的质量; ②建筑节能; ③发展预制装配和现场浇筑混凝土作业的机械化, 减轻劳动强度, 减少手工操作; ④推行标准模数制, 方便部件拼装、 组合、 代换, 统一材料制品规格, 减少切割损失; ⑤发展建筑材料、 建筑制品和建筑设备的生产, 重视工业废料的利用; ⑥加强项目工程的科学管理。